癫痫儿童在家用药时应注意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服用抗癫痫药物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因为担心药物的而拒绝服用。虽然药物会带来一定的,但它们比癫痫发作时给儿童带来的身心损害要小得多。服药期间,必须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数量服药,设置服药闹钟,避免漏药和停药。
第二,准备一个特殊的药盒,根据时间和日期将每天和每周要服用的药物放入固定的药盒中。一目了然是否服用。
第三,学龄儿童应合理安排固定时间。如果他们一天吃两次,他们通常每12小时吃一次。你可以在早上上学前吃一粒,下午放学后在固定时间吃一粒。
第四,把药物放在孩子不容易拿到的明显地方,要妥善保管,保证药效。
第五,要准备好经常服用的药物,避免因其他因素而漏服或停药。
第六,有些药物,如丙戊酸钠,可能会稀释或吸附胃中的食物,或与药物结合,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七,餐后需要服用一些药物,如拉莫三嗪,可以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第八,有些药物需要同时服用,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食物可以增加吸收。
第九,同时服用两种以上药物时,为避免与药物相互作用。两种药物之间的间隔应尽可能超过半小时。
十、缓释片不能研碎服用,如丙戊酸钠缓释片。
第十一,在抗癫痫药物发作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更换药物。
中国和西方对癫痫的理解过程
癫痫,或癫痫,在中国民间俗称“羊癫风”、”羊癫疯”、早在22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羊角风等。人们对这种疾病并不陌生,常被称为“抽风”。“抽风”往往表现出两种含义:一种是真正的疾病状态,如儿童的“高热惊厥”、或者说“热惊风”和癫痫发作时的惊厥和抽搐;另一种是描述某人不规范、不正常、不理智、无法控制的行为。正是因为后者,人们对癫痫患者产生了误解和鄙视,对癫痫患者的群体歧视也成为了社会的坏习惯。
西方关于癫痫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汉穆拉比法典》。古印度《梵文草药》也详细记录了公元前4500年前l500年的癫痫症状、病因、诊断和治疗。癫痫被称为“apasmara",意识丧失。另一个关于癫痫的古代文献是巴比伦(Babylon)共有40本医学教科书《石刻碑文》,现在展示在英国博物馆,也被称为石板书。根据研究,它是在公元前1067年和1047年形成的,涉及的时间远远超过公元前2000年。
现代医学关于癫痫发作的早文本记录见于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神秘疾病,认为癫痫是由脑功能障碍引起的,并讨论了主要症状或前兆和所谓的原发性、特发性、继发性、症状性癫痫诊断和年龄、体温、月经周期对癫痫发作的影响。后来,圣经正式命名为癫痫。
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也是癫痫患者不幸的时代。强调用巫术、神秘力量和宗教哲学来解释癫痫的发生。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癫痫是恶魔的表现,是坏事的结果,是一种邪恶的疾病。癫痫科学的研究是无知的黑暗。
自19世纪中叶文艺复兴以来,癫痫研究再次进入科学轨道。从医学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癫痫的发生和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1890年,J.HughlingsJackson首次提出,癫痫是由于脑灰质过度放电引起的局部脑结构紊乱;20年后,williamGoweis详细描述了一些癫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到目前为止,在各国医学研究人员中,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癫痫的发生和发展逐渐形成时尚。
儿童癫痫能吗?
儿童癫痫是由脑功能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病因复杂,治果与各种因素有关,一般至少需要治疗3-5年,如果在此期间,儿童没有因任何原因导致癫痫发作,可视为临床。
如果其发病率与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有关,一些儿童可以自行缓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癫痫不再发作;一些儿童也可以完全控制癫痫,不再发作,脑电图恢复正常,实现临床。然而,儿童癫痫的发病通常与神经节异常放电和海马体发育异常有关。的可能性较低,容易复发。需要长期口服卡马西平、地西盘、丙戊酸钠等药物,防止病情进展。
因此,如果儿童原因明确,建议积极治疗,原因不明确,目前主要是药物控制,根据癫痫类型选择药物,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不能随意减少和停止药物。当药物治果不好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此外,儿童癫痫发作时应注意避免触摸和咬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