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门诊中,常有患者向西安北大医院面神经科肖纪军主任咨询:“我的面部老是抽动,是不是面瘫?”事实上,面肌痉挛和面瘫虽然都与面部神经有关,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表现、原因和影响各不相同,容易被混淆。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是一种以“面部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功能障碍,通常起始于一侧眼睑的不自主跳动,随后逐渐蔓延至同侧面部,包括嘴角、面颊等部位。抽动多为间歇性,情绪紧张或疲劳时可能更明显,严重者可影响讲话、进食甚至表情控制。该病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但长期反复的抽动容易带来心理压力和生活困扰。
什么是面瘫?
相比之下,面瘫(即面神经麻痹)则表现为“面部活动能力下降”。患者可能突然发现一侧脸无法做表情、嘴角歪斜、眼睛闭不紧、口水外流等,常见于感冒、受凉后,起病急、症状明显。面瘫的主要问题在于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输,导致肌肉无法运动,属于运动功能障碍,而非不自主的过度运动。
两者的核心区别在哪?
肖纪军主任指出,简单来说,面肌痉挛是“动个不停”,而面瘫是“动不了”。前者是神经受到异常刺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为不由自主的肌肉收缩;后者是神经受损或传导受阻,使面部肌肉失去正常活动能力。二者虽然都影响面部,但机制、表现和感受都不一样。
此外,面肌痉挛多为单侧发作,初期症状轻微,病程发展缓慢,往往不伴有其他明显不适。而面瘫常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功能下降,多数人在几天内面部表现会变形或僵硬,影响更为急剧。
为什么容易被混淆?
主要是因为两者都涉及面部肌肉、表情变化,而且很多人对“面神经”相关疾病缺乏了解。比如,面肌痉挛早期的眼睑跳动被误认为是眼部疲劳,面瘫早期的面部无力也可能被误判为“睡觉压到神经”等。
正确认识,及时就诊
肖纪军主任提醒,面对面部异常,尤其是持续的抽动或明显的表情障碍,建议及时到专门开展面神经病科检查的机构进行评估。西安北大医院设有面神经专科门诊,长期关注面肌痉挛、面瘫等疾病的识别、评估与健康管理,为不同症状的患者提供系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