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肌肉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神经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常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动作不对称,如嘴角歪斜、眼闭不紧、抬眉困难、面部僵硬等。许多人在出现症状后会疑惑:“面瘫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对此,西安北大医院面神经科肖纪军主任作了深入分析。
面瘫不是单一原因导致
面瘫的发生常常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面神经的炎症、水肿、压迫、循环障碍是较为直接的原因。具体来说,以下几种情况较为常见:
病毒感染
面瘫中有一种类型叫做“贝尔麻痹”,目前认为与单纯疱疹病毒潜伏在面神经中的再激活有关。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突然活跃,导致面神经发生炎症,从而引起面部肌肉活动受限。
寒冷刺激
受凉是诱发面瘫的一个常见因素,特别是在天气变化剧烈、早晚温差大、长时间对着空调或风口的人群中。寒冷刺激容易使局部血管收缩,导致面神经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出现神经功能异常。
压力与疲劳
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熬夜、睡眠不足的状态,会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这种时候病毒容易趁虚而入,也可能诱发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从而引起面神经功能紊乱。
耳部疾病
面神经路径中经过耳后和中耳区域,因此如中耳炎、耳带状疱疹等耳部疾病若波及神经,也可能成为诱因,需予以重视。
颅内疾病
尽管相对较少见,但部分脑部肿瘤、脑血管病等也可能影响面神经通路,出现面瘫表现。这类情况往往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听力下降、复视等。
糖尿病或免疫性疾病
肖纪军主任指出,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波动易影响微循环系统,进而影响神经营养状态,增加面神经麻痹的风险。某些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攻击,波及面神经。
面瘫的出现往往“突然”,但有迹可循
多数面瘫患者在发病前会有一些前兆,如耳后疼痛、面部轻微麻木感、眼睑跳动频繁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当引起警觉,避免延误。
肖纪军主任提醒,虽然面瘫的表现是面部症状,但病根多源自神经本身,不能仅凭肉眼观察简单判断病因。因此,选择设有专科面神经检测系统、经验丰富的医院,对于明确病因、规范管理更为有利。
日常防护同样重要
避免过度疲劳、适度锻炼、注意头面部保暖、控制慢性基础病,都是预防面瘫的重要手段。同时,出现面部运动异常时不宜拖延,应及早前往专科医院进行面神经功能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制定后续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