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牵动全身。当它状态不佳时,身体往往会发出明确的“提示”。及时捕捉这些提示,进行肠镜检查,是守护健康的重要一步。哪些情况值得特别关注?肠镜检查又有何独特价值?且往下看。
注意这5项身体提示,及时安排肠镜检查
1.持续或反复的下腹不适
如下腹部隐痛、胀满感、痉挛性疼痛等不适感觉反复出现或长时间存在,可怀疑是肠道炎症、梗阻或肿瘤
2.明显且持续的排便习惯改变
例如原本规律的排便变得不规律,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单种情况(便秘或腹泻)长期持续。排便后仍感觉未排尽,需注意结直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结肠息肉、感染性肠炎等。
3.大便带血或颜色、性状异常
观察到便中混有鲜红、暗红血迹,大便颜色发黑如柏油,或常带有异常粘液,这可能是肠道炎症、感染或肠癌的迹象。
4.没有明确原因的体重下降
在没有刻意改变饮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体重持续下降,这可能提示身体存在影响营养吸收或代谢的隐忧,如结直肠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感染性肠炎等病症。
5.难以缓解的疲惫感
经历长时间、原因不明的身体疲劳、精力不足,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改善,尤其在活动后感觉更为吃力,可能与慢性肠道问题相关,小心遇上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其他慢性病等
肠镜检查:清晰洞察,防患未然
面对以上情况,肠镜检查被认为是直观评估肠道状况的有效手段,其核心作用体现在:
1.洞察早期病变:许多肠道异常在早期阶段并无明显外在症状。肠镜能直接进入肠道内部,高清观察黏膜表面的细微变化,帮助医生识别早期病变(如小息肉、粘膜微小改变),为早期干预创造机会,显著优化健康管理。
2.明确问题根源:对于引起前述身体不适的原因,肠镜检查能直达现场,直观评估可疑病灶的特征、大小和位置,并能获取必要样本进行分析,为确诊提供关键性的客观依据。
3.预防性干预的重要途径: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息肉等可能发展的良性病变,医生往往能在镜下直接进行处理(如切除)。这种同步处理对于阻断其发展进程、降低后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主动留意身体的异常变化,了解肠镜检查的价值,是维护肠道健康的智慧之选。早发现、早应对,为健康增添一份保障。如果存在相关困扰,请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评估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