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肾积水
随着结石梗阻时间的延长,或结石位置发生变化导致梗阻程度加重,轻度肾积水会逐渐发展为中度肾积水。从影像学特征来看,此时肾盂前后径通常在10-20毫米之间,肾盂扩张明显,肾盏也开始出现扩张,肾实质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压迫,肾脏的正常结构被拉长、变薄,肾实质厚度较正常情况有所减少。
患者的腰部酸胀感会变得较为明显,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隐痛,在剧烈运动、大量饮水后,由于尿液生成增多,肾盂内压力进一步升高,疼痛可能会加剧。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肾脏的牵拉刺激了腹膜后的神经,引发了胃肠道反应。此外,因尿路梗阻易继发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此阶段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有所下降,通过肾功能检查可发现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出现轻度升高。在诊断上,除了超声和CT检查外,静脉肾盂造影可更清晰地显示肾盂肾盏的形态、梗阻部位及肾功能情况,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面,需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梗阻程度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直径在0.6-2厘米之间的结石,若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佳,可考虑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通过输尿管镜到达结石部位,利用激光将结石击碎并取出;对于位置较高、体积较大的肾结石引发的中度肾积水,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该手术通过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直达肾脏击碎并取出结石。
在解除梗阻的同时,若存在感染,需积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解除结石梗阻,肾脏功能虽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可以阻止进一步的损害,保留大部分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