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康复护理特色中医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大型高压氧舱、CT、DR、呼吸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康复医学、亚重症医学、老年医学、认知障碍、肿瘤等五大学科。将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治疗方式相结合,由专业医护团队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日常所需服务。餐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兼顾特殊人群需求,定制个性化膳食服务。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设计,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房型满足不同需要。
协爱在上海建立多家分院,打造连锁品牌,可满足医、康、护、养等不同需求。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病友乐享健康生活。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老年慢性胰腺炎是老年人群中较少见但危害较大的消化系统疾病,核心问题是胰腺长期受炎症刺激,腺泡萎缩、胰管堵塞,导致胰腺功能逐渐下降,主要表现为慢性上腹部疼痛——疼痛多集中在左上腹,可放射至腰背部,呈“束带样”疼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还常伴随消化不良(如腹胀、脂肪泻)、体重下降、血糖升高等症状。这种疾病并非“普通胃痛”,若忽视护理,可能引发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增加胰腺癌的风险,需长期严格管理。
别混淆!慢性胰腺炎的3个典型表现,不是“普通胃痛”
老年慢性胰腺炎的症状与“普通胃痛”“胆囊炎”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疼痛特点与伴随症状上:
一是疼痛位置特殊,放射范围广——疼痛集中在左上腹,而非普通胃痛的“上腹部中间”,且会向左腰背部放射,形成“腰背部束带样痛”,按压左上腹时疼痛加重,这种“腹背联动”的疼痛,与普通胃痛仅局限于上腹部有本质差异;
二是疼痛与饮食高度相关,尤其怕油腻——进食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后1-2小时,疼痛会明显加重,甚至持续数小时,而普通胃痛多与辛辣、生冷食物相关,对油腻食物不敏感;
三是伴随胰腺功能异常症状——除了疼痛,还会出现“脂肪泻”(大便油腻、恶臭、不易冲净)、体重快速下降(1个月减重5公斤以上)、血糖升高(因胰腺胰岛素分泌减少),这些与胰腺功能直接相关的症状,是普通胃痛不会引发的。
若老人出现以上表现,建议通过腹部CT、血淀粉酶、粪便脂肪检测等检查明确炎症程度,避免盲目使用胃药或止痛药,需从饮食控制、疼痛管理、胰腺功能保护等方面系统护理。
日常护理别踩3个坑,多数家庭会犯
坑1:“疼痛就用止痛药,能忍就忍”
很多家庭认为“慢性疼痛不用常吃药,忍忍就过去”,或自行用强效止痛药(如吗啡类),实则慢性胰腺炎的疼痛若长期不控制,会影响老人睡眠和情绪,导致焦虑、抑郁,还可能因疼痛不敢进食,加重营养不良;而强效止痛药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掩盖病情变化(如胰腺假性囊肿破裂)。正确做法是“分层止痛,遵医嘱用药”:轻度疼痛时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配合热敷缓解;中度疼痛在医生指导下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避免自行用强效止痛药,定期复查,让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坑2:“胰腺不好就‘清淡饮食’,完全不吃油”
很多家庭认为“油腻食物伤胰腺,完全不吃油能保护胰腺”,长期给老人吃无油饮食(如白粥、白面条、水煮蔬菜),实则完全无油饮食会导致必需脂肪酸缺乏,引发皮肤干燥、免疫力下降、脂溶性维生素(A、D、E、K)缺乏,加重营养不良;同时胰腺长期不接触脂肪刺激,消化脂肪的能力会进一步减弱,更难适应普通饮食。正确做法是“控制油量,选优质油”:每天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约2-3汤匙油),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避免动物油、油炸食品;烹饪时用蒸、煮、炖的方式,少炒菜,可将少量油加入粥或面条中,让老人逐渐适应。
坑3:“症状缓解就‘放松警惕’,恢复以前饮食”
很多老人在疼痛缓解、消化改善后,会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如吃肥肉、饮酒、暴饮暴食),认为“胰腺好了就不用忌口”,实则慢性胰腺炎的胰腺损伤是不可逆的,一旦受到油腻、酒精、暴饮暴食的刺激,很容易诱发急性加重,导致疼痛加剧、胰腺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引发胰腺假性囊肿。正确做法是“长期坚持低脂饮食,避免诱因”:即使症状缓解,也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避免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坚果等高脂肪食物;绝对禁酒,包括啤酒、红酒、白酒;规律饮食,每餐吃7-8分饱,避免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定期复查胰腺功能,根据情况调整饮食方案。
康复护理重点:3个方法帮保护胰腺功能
一是严格饮食控制,减轻胰腺负担——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原则:选择低脂蛋白质(如去皮鸡肉、鱼肉、豆腐、脱脂牛奶),每天摄入1-1.2克/公斤体重(如60公斤老人每天60-72克);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如冬瓜、菠菜、西兰花)、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促进胰腺修复;避免高糖食物(如甜点、含糖饮料),防止血糖升高;
二是疼痛管理,减少胰腺刺激——疼痛发作时,让老人采取弯腰屈膝体位(如侧卧,膝盖靠近腹部),减轻胰腺牵拉,缓解疼痛;避免按压左上腹,减少胰腺刺激;在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加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愤怒,情绪波动会加重疼痛;
三是监测胰腺功能,预防并发症——定期检测血糖,若血糖持续升高,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糖(如饮食控制或使用降糖药),预防糖尿病;定期做粪便脂肪检测,若粪便脂肪含量高,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胰酶制剂,帮助脂肪消化;定期做腹部超声或CT,监测胰腺是否有假性囊肿、钙化等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