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高压氧舱、1.5T核磁共振、64排CT等大型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神经康复病区、亚重症监护病区、骨与关节康复病区、老年病/认知障碍康复等特色专科。将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治疗方式相结合,由专业医护团队,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日常所需服务。餐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兼顾特殊人群需求,定制个性化膳食服务。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设计,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房型满足不同需要。
协爱在上海建立多家分院,打造连锁品牌,可满足医、康、护、养等不同需求。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病友乐享健康生活。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3288号
收住对象:自理、半自理以及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老年慢性膀胱炎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核心问题是膀胱黏膜长期受细菌感染、刺激或膀胱功能异常,导致炎症反复,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频表现为白天排尿超6次,夜间起夜3-4次,甚至更多;尿急表现为突然想尿,来不及上厕所就可能漏尿;尿痛表现为排尿时尿道或下腹部烧灼感、疼痛感,这些症状会持续超过3个月,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老人睡眠和日常生活。这种疾病并非“普通尿路感染”,若仅靠“吃抗生素”缓解,会导致细菌耐药,炎症更难控制,甚至引发肾盂肾炎、肾功能损伤。
别混淆!慢性膀胱炎的3个典型表现,不是“普通尿路感染”
老年慢性膀胱炎与“急性尿路感染”有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病程、症状与治疗反应上:
一是病程长,反复发作——不同于急性尿路感染“突然发作,抗生素治疗1-2周痊愈”,慢性膀胱炎的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且会在停药后1-2个月内复发,呈“治疗-缓解-复发”的循环,无法通过短期抗生素彻.底治.愈;
二是症状以“膀胱刺激”为主,无明显全身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三联征”,不会伴随急性尿路感染的全身症状(如发烧、腰痛、寒战),例如仅尿频尿急尿痛,不发烧不腰痛,这种“局部症状为主”的表现,与急性感染有明显差异;
三是抗生素治疗效果有限——急性尿路感染用敏感抗生素后,症状很快缓解;慢性膀胱炎用抗生素后,症状可能暂时减轻,但停药后容易复发,甚至出现耐药,需要结合膀胱黏膜保护、功能训练等综合护理。
若老人出现以上表现,建议通过尿常规、尿培养、膀胱镜等检查明确炎症类型(如细菌性、非细菌性),避免盲目长期使用抗生素,需从感染控制、膀胱功能训练、生活习惯调整等方面系统护理。
日常护理别踩3个坑,多数家庭会犯
坑1:“有炎症就用抗生素,长期吃预防复发”
很多家庭认为“慢性炎症需要长期用抗生素预防”,让老人长期服用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实则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原本敏感的细菌变得耐药,后续感染更难治疗;还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腹泻、免疫力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真菌感染,加重病情。正确做法是“精准用药,短期治疗”:仅在尿培养明确有细菌感染时,在医生指导下用敏感抗生素,按疗程服用(一般2-4周),避免长期用药;非细菌性膀胱炎,优先通过膀胱黏膜保护剂、物理治疗缓解,不盲目用抗生素。
坑2:“尿频就少喝水,减少排尿”
很多老人因尿频、尿急,故意少喝水,认为“喝水少,尿就少,症状能减轻”,实则少喝水会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细菌、毒素浓度升高,加重膀胱黏膜刺激,反而使尿频、尿急、尿痛更明显;同时尿液量减少,无法有效冲洗尿道和膀胱,容易引发新的感染,形成“越不喝水越不适”的恶性循环。正确做法是“正常饮水,少量多次”: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水,分多次饮用,每次100-150毫升,别一次性大量喝水;避免喝浓茶、咖啡、酒精,这些饮品会刺激膀胱黏膜,加重尿频、尿急;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量,减少夜间起夜,保证睡眠质量。
坑3:“症状缓解就‘不注意卫生’,放松防护”
很多老人在症状缓解后,会忽视个人卫生(如不勤换内裤、便后不清洁),认为“炎症好了就不用在意”,实则老年人生殖泌尿系统抵抗力弱,卫生习惯不当很容易诱发炎症复发——例如内裤不勤换会滋生细菌,便后不清洁会导致细菌污染尿道口,进而侵入膀胱,引发新的感染。正确做法是“长期坚持卫生习惯,预防感染”:每天更换棉质内裤,内裤用温水清洗,阳光下晒干;便后用温水清洁会阴部,女性从尿道向肛门方向擦拭,男性清洁龟头和尿道口;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裤子,减少细菌滋生;性生活前后清洁会阴部,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康复护理重点:3个方法帮改善膀胱功能、预防复发
一是膀胱功能训练,增强控尿能力——在炎症稳定期,开展“定时排尿训练”:每天固定时间排尿(如每2-3小时一次),不管有没有尿意都去厕所,逐渐延长排尿间隔(如从2小时延长到3小时),帮助膀胱适应,减少尿频;同时做“盆底肌训练”:像憋尿一样收缩盆底肌,保持3秒后放松,每次10-15组,每天3次,增强膀胱颈部肌肉力量,改善尿急、漏尿;
二是饮食调整,减少膀胱刺激——避免吃辛辣(辣椒、生姜、大蒜)、酸性(柑橘、醋、番茄)、刺激性(咖啡、浓茶、酒精)食物,这些会刺激膀胱黏膜,加重炎症;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冬瓜、西瓜、梨、绿叶蔬菜),冬瓜、西瓜有利尿作用,能帮助冲洗膀胱,减少细菌滋生;
三是定期监测,及时处理异常——每周做1次尿常规检查,监测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细菌,及时发现早期感染;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加重,或尿液浑浊、有异味,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定期做膀胱超声检查,监测膀胱残余尿量,若残余尿量增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膀胱功能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