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德胜堂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康复护理特色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配有平衡功能测试仪、平衡训练垫、平行杠、步态矫正仪等专业仪器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
医院可收住神经康复、脑病康复等不同需求患者,针对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由多学科团队(康复师、中医师、运动治疗师)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重点开展静态平衡训练、动态平衡整合、步态矫正,从坐位平衡过渡到行走平衡,帮助患者减少跌倒风险,提升自主活动能力。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服务,日常协助患者进行平衡训练(如辅助单腿站立、搀扶行走),训练时全程保护避免跌倒;餐食荤素搭配均衡,兼顾吞咽困难患者的软食需求;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覆盖走廊、卫生间,地面铺设防滑垫,单人间、双人间等房型满足不同需要,训练区域配备安全扶手与防护垫,保障训练安全。
协爱在上海建立多家分院,打造连锁品牌,可满足医、康、护、养等不同需求。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病友乐享健康生活。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脑卒中后平衡障碍康复是针对脑卒中(脑梗死或脑出血)导致平衡调节中枢(小脑、脑干)受损,引发行走摇晃、易跌倒的患者,围绕平衡能力恢复、行走安全性提升开展的康复过程。我国脑卒中患者中平衡障碍发生率约40%-50%,老年患者康复周期多为3-6个月,发病后1个月内介入训练效果更明显。
核心康复需求
改善静态平衡(坐位、站立时身体稳定)、提升动态平衡(行走、转身时不摇晃)、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腰腹、下肢肌肉支撑)、建立安全行走习惯(减少跌倒风险),需从简单动作开始,逐步增加训练难度。
分阶段康复方案
1.静态平衡期(发病后1-4周):以“基础稳定+被动辅助”为主。练“坐位平衡训练”(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手自然放在腿上,保持身体稳定,每次5分钟,每天3次),逐步减少手部支撑;做“卧位到坐位转移”(家人协助从卧位缓慢坐起,保持躯干挺直,每次5组,每天2次);借助平衡垫进行“静态站立”(扶墙站立在平衡垫上,保持10秒,每次5组,每天2次)。
2.动态平衡期(4-8周):侧重“主动训练+步态整合”。练“单腿站立”(扶墙,单腿站立5秒,逐步延长至15秒,每次5组,每天2次),先从健侧开始,再过渡到患侧;做“直线行走训练”(地面贴彩色胶带,沿直线缓慢行走,每次20米,每天2次);借助助行器进行“转弯训练”(缓慢转身90°,保持平衡,每次5组,每天1次)。
3.功能巩固期(8周以上):聚焦“生活适应+风险预防”。模拟日常场景(如绕障碍物行走、缓慢开门,每次15分钟,每天1次);练“突发情况应对”(如行走时轻推肩膀,训练身体平衡调整能力,需在保护下进行);参与集体平衡训练(如病友小组步态练习,每周2次);定期进行平衡功能评估(每2周1次)。
家庭护理要点
患者活动区域移除障碍物,家具边角贴防撞条;护工陪同训练时保持在患侧,及时提供支撑;避免患者穿拖鞋、高跟鞋,选择防滑运动鞋;每天记录平衡训练进展;若出现平衡突然变差、头晕加重,及时就医排查脑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