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卫生组织统计及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胃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中约40%出现在中国。
有些人会想,我只是有些累而已,怎么一检查就得上胃癌了?胃癌发病原因当前饮食因素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像是一些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经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亚硝胺、烟熏烧烤食物中所富含的多环烃类及变质食物中的真菌霉素等都属于强致癌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胃癌我们可以理解为“穷”导致。
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大家习惯了吃腌制的食物;剩下的食物没有冰箱保鲜,有些食物发霉变质了也不舍得扔掉,这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
幽门螺杆菌也是另一种重要的胃癌致病因子。通过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等途径导致胃癌发生。
地域环境因素、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等都和胃癌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
接下来再讲一些胃癌防治的基本知识。
首先胃癌病因复杂,其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我们提早发现及时治疗。早期胃癌通过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8.7%~98.0%,而进展期胃癌即便接受手术,5年生存率仅40%左右。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由于胃癌早期病人常常没有明显症状,仅仅是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等类似胃溃疡的轻微症状表现。而当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胃潴留、甚至呕血黑便时,虽然易于诊断,但往往已经失去了极佳的治疗时间
预防胃癌一定要“管住嘴”。比如尽量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量,多吃新鲜食物,一定要尽可能的少吃烧烤等食物,杜绝不良饮食习惯。
因为胃癌发病的隐匿性及症状隐蔽性,就已经注定了早期发现胃癌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筛查手段,目前还没有针对胃癌理想的无创筛查手段。血清蛋白酶原检测、胃泌素-17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等均存在较大局限性,内镜检查和活检仍是常用的筛查手段。
那么什么人需要筛查呢?
1.年龄40岁以上
2.胃癌频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直系亲属;
6.经常吃饭盐分很多,频繁使用腌制食品等存在胃癌高危因素。
得了胃癌一定要纠正心态,要建立一种和癌症斗争到底的决心,胃癌虽然凶险,但并不是无药可医在过去的30年里,以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已经使胃癌的治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很多患者通过治疗,恢复了健康,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专家介绍: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冯兴中,中医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兼任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糖尿病防治康复促进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主委。曾承担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一项;主编《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特色治疗》,在全国高等医药卫生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任副主编;编写《中医防治指南》《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指南》行业性标准等专业著作13部。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
擅长治疗:辨证运用中医药对人体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从内分泌、免疫角度防治各种疑难杂症。提高肿瘤患者对、放疗、化疗等抗癌治疗的耐受;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防止复发转移;促进肿瘤康复,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综合防治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过敏性疾病、更年期等内分泌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