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运动减肥 > 正文

产后肥胖的妈咪可以游泳减肥吗?

发布时间: 2012-05-31 18:2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游泳减肥的效果有很多,主要的就是由三种:游泳消耗的能量大,可避免下肢和腰部运动性损伤,可享受天然的按摩服务!那么产后肥胖的妈咪适合游泳减肥的方法吗?产后减肥游泳效果好吗?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回答:

1、能够减轻支撑的腰肌和背肌的负担,从而缓解或消除常有的腰背痛症状。

2、并促使骨盆内血液回流,消除瘀血现象,有利于防止便秘、下肢浮肿和静脉曲张。

3、增加肺活量,有利于身体的发展。

4、经常游泳,可逐渐消耗体内过剩热量,从而防止身体中毒症。

5、游泳时,全身肌肉都参加了活动;再加上水对皮肤血管的“按摩”,可促使血液循环旺盛,既增强孕妇体质,又有利于身体发育。

6、游泳可兼收日光浴之益。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有杀菌作用,还可使皮下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这种维生素可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利于胎儿骨骼发育。

7、可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反应,减少头痛,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也有良好的影响。

注意产后减肥还是不要过量,以免造成身体的伤害,所以选择这样的减肥方法还需慎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产后肥胖者怎么减肥?
产后肥胖者怎么减肥?
女人只有生过孩子之后才叫完美,但是大多数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身材变形,肥胖不堪,这就使我们经常说的产后肥胖!那这产后肥胖的妈咪们该怎么减肥瘦身呢?蜡烛式瘦腰动作可以帮助大肚腩的产后妈咪们有效解决腰部上的赘肉!蜡烛式瘦腰动作:动作描述:仰卧,屈膝移到胸前,头部放在地板上,十指交叉枕在...[详细]
发布于 2012-04-22

最新推荐

健身吃什么补给肌肉长得快
健身吃什么补给肌肉长得快
健身增肌可适量补充乳清蛋白、肌酸、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和β-羟基-β-甲基丁酸等营养补剂。这些补剂有助于促进肌肉合成、缓解疲劳并提升训练效果,但需结合基础饮食与科学训练。一、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优质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详细]
2025-08-18 12:34
健身应吃什么补剂增长肌肉
健身应吃什么补剂增长肌肉
健身增肌期间可以适量补充蛋白粉、肌酸、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和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剂等营养补剂。这些补剂有助于提高训练表现、促进肌肉合成和加速恢复,但需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1、蛋白粉蛋白粉是增肌的基础补剂,主要成分为乳清蛋白或植物蛋白,能快速补...[详细]
2025-08-18 11:18
健身每个动作之间休息多久
健身每个动作之间休息多久
健身时每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建议控制在30秒至3分钟,具体时长需根据训练目标、动作强度和个体体能调整。力量训练以大重量、低次数为主的复合动作如深蹲、硬拉,通常需要2-3分钟充分恢复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适应性,确保下一组动作质量。高强度间歇训练或...[详细]
2025-08-18 10:03
经常跑步的人平时心率多少
经常跑步的人平时心率多少
经常跑步的人静息心率通常低于普通人,一般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长期有氧运动会使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更有力,每搏输出量增加,从而降低静息心率。运动员或长期坚持跑步的人群可能出现更低的心率,部分人可达到每分钟40-50次,这属于运动适应的...[详细]
2025-08-18 08:47
经常跑步的人心率在多少下
经常跑步的人心率在多少下
经常跑步的人静息心率通常低于普通人,一般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但运动时心率会随强度提升而增加。心率变化主要受训练水平、年龄、运动强度等因素影响。长期坚持跑步的人群由于心脏泵血效率提高,静息状态下心肌收缩更有力,往往表现出较低的基础心率。...[详细]
2025-08-18 07:31
跑步前喝葡萄水有什么好处
跑步前喝葡萄水有什么好处
跑步前适量饮用葡萄水有助于补充能量和水分,提升运动表现。葡萄水含有天然糖分、电解质和抗氧化物质,主要有快速供能、预防脱水、减少肌肉疲劳、促进代谢、延缓氧化应激等作用。1、快速供能葡萄水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利用,为跑步...[详细]
2025-08-18 06:15
见到老师就想跑这是为什么
见到老师就想跑可能与社交焦虑、过往负面经历、自卑心理、权威恐惧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因素有关。这类行为通常表现为心跳加速、回避眼神接触、身体僵硬或急于逃离现场。1、社交焦虑部分学生对师生互动存在过度紧张,尤其当需要单独回答问题或接受评价时,...[详细]
2025-08-18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