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正确呼吸需掌握腹式呼吸、节奏控制、姿势调整、环境适应和强度匹配五个要点。
跑步时胸式呼吸效率低,腹式呼吸能增加摄氧量。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呼吸深度增加20%-30%。新手可平躺练习,双手放腹部感受起伏,熟练后应用于慢跑。高原跑步者需将呼吸频率降低至每分钟12-14次。
采用2:2或3:3步频呼吸法,即两步吸气两步呼气。配速6分钟/公里时建议3:2节奏,配速5分钟/公里调整为2:1。间歇跑时通过鼻吸口呼维持节奏,长跑后程避免出现喘息声,这提示呼吸肌疲劳。
含胸驼背会压缩肺部空间,保持挺胸收腹使肺活量提升15%。上坡跑身体前倾15度,呼气力度增加20%;下坡跑控制吸气量,防止横膈膜痉挛。肩部放松可减少30%额外耗氧,注意避免握拳等紧张动作。
雾霾天改用鼻呼吸过滤颗粒物,PM2.5超过150时建议室内跑步。冬季寒冷空气需用舌头抵住上颚预热,湿度低于30%时携带便携加湿器。海拔3000米以上采用"吸吸呼呼"模式,每上升1000米血氧饱和度下降5%。
心率130以下可完全鼻呼吸,150以上需口鼻协同。乳酸阈强度时呼吸商超过1.0,提示进入无氧代谢。佩戴运动手表监测实时呼吸频率,理想值为每分钟18-28次,超过35次需立即降速。
跑步呼吸需配合饮食营养补充,运动前2小时摄入低GI碳水200-300大卡,避免高脂食物影响横膈膜活动。补水采用少量多次原则,每15分钟饮用100-150ml电解质水。跑后补充支链氨基酸促进呼吸肌恢复,深色蔬菜中的镁元素可缓解支气管痉挛。结合核心训练增强膈肌力量,平板支撑每周3次每次90秒能提升肺功能12%。冬季晨跑前进行5分钟蒸汽吸入,夏季夜跑注意空气流通指数,空气质量良以上才适宜户外训练。
2012-06-07
2012-06-07
2012-06-07
2012-06-07
2012-06-07
2012-06-07
2012-06-07
2012-06-07
2012-06-06
201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