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饮游泳池水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化学中毒或感染,处理方式包括催吐、补液及对症治疗。
游泳池水含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摄入后刺激口腔和消化道黏膜。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或烧灼感,需立即饮用牛奶或清水稀释,摄入量超过200ml建议就医洗胃。
军团菌或大肠杆菌污染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出现持续腹泻需口服蒙脱石散、补液盐,体温超过38.5℃时服用布洛芬,便血症状需进行粪便常规检测。
三氯甲烷等消毒副产物可能损伤肝脏。误饮后24小时内避免油腻饮食,服用谷胱甘肽片剂保护肝脏,出现黄疸需检测肝功能五项指标。
池水PH值异常会破坏胃酸平衡。饮用后反酸可嚼服铝碳酸镁片,配合苏打水缓解症状,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电解质饮料。
儿童误饮易引发水中毒,表现为嗜睡或抽搐。需限制饮水量并按体重补充生理盐水,孕妇误饮后出现宫缩需注射硫酸镁抑制。
游泳时佩戴鼻夹避免呛水,运动后补充含维生素C的淡盐水促进氯代谢。选择余氯浓度0.3-0.5mg/L的达标泳池,肠胃敏感者游泳前可服用益生菌。急救包建议配备口服补液盐III和蒙脱石散,高温天气注意泳池藻类繁殖情况,儿童戏水区需每两小时检测一次水质大肠杆菌指标。
2024-11-03
2024-11-03
2024-11-03
2024-11-03
2024-11-03
2024-11-03
2024-11-03
2024-11-03
2024-11-03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