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会伤害关节的慢性炎症,发病后常出现关节又肿又疼、僵硬(尤其是早上起床时),严重了还会导致关节变形,影响走路、拿东西。它的发病和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但做好日常防护,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这些习惯可以帮上忙。这边就请到朱蜀云为大家科普这方面的知识。
北京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朱蜀云医生怎么样效果如何?
朱蜀云,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骨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名老中医马在山学术经验继承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马在山名家研究室负责人。199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系,2000-2001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及康复科进修学习,在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从事骨科工作30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创伤协作组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骨坏死学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科研专项课题1项,主持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课题1项;创立的“从脾论治”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诊治新方法,荣获了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一等奖;出版专著1部,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北京朱蜀云医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好不好?
朱蜀云医生擅长采用中医药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双向调节方法治疗骨科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尤其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较高知名度。
预防类风湿关节炎,从哪些日常习惯做起?
天气冷时及时添衣,护住关键关节
冬天出门要戴手套(尤其是露指手套别穿,尽量选能盖住手腕的厚手套),穿长裤、长袜,别让膝盖、脚踝露在外面;春天、秋天早晚温差大,也别着急穿薄衣服,比如早晚可以套个薄外套,避免关节突然受凉。
别长时间待在潮湿寒冷的地方
比如地下室、空调房(空调温度别低于26℃,别对着关节直吹),潮湿的环境会让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引发不适。如果住的地方潮湿,可以用除湿机,保持室内干燥。
少碰生冷的东西,避免冷刺激
比如冬天别直接用冷水洗手、洗菜,尽量用温水;少喝冰饮、少吃冰水果,尤其是夏天,别为了凉快一次性吃太多凉的,避免身体受凉后间接影响关节。
别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多活动
比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用电脑,手腕会一直处于弯曲状态,容易僵硬;久坐不动会让膝盖、髋关节血液循环变慢。每坐30分钟就起身活动一下,比如甩甩胳膊、转转手腕、伸伸膝盖,让关节放松。
避免反复做同一动作,减少磨损
比如经常用手指敲键盘、织毛衣,或者反复蹲起(比如擦地、抱孩子),会让关节反复摩擦。可以定时休息,比如敲键盘1小时休息5分钟,擦地时别蹲太久,用矮凳坐着干,减少膝盖磨损。
少吃会加重炎症的重口食物
比如太辣的火锅、烧烤,太咸的腌肉、咸菜,还有高糖食物(比如蛋糕、奶茶),这些食物可能让身体炎症反应更明显,增加关节不适的风险。偶尔吃一次没关系,别长期大量吃。
别过量喝酒,尤其别空腹喝
酒精会刺激身体,可能加重关节炎症,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关节软骨变脆弱。如果要喝,尽量少喝,比如红酒一次不超过1小杯,别空腹喝,避免对身体伤害更大。
其实预防类风湿关节炎不难,就是把这些日常习惯落实好——保暖、护关节、合理吃、适度动、强免疫,长期坚持,就能让关节更健康,减少患病风险。
以上是对“北京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哪位医生比较好?朱蜀云医生怎么样?”的介绍。如果您出现了相关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或门诊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