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仪、心脏康复训练仪(踏车式、卧式)、无创心功能监测仪、中医理疗仪(艾灸仪、穴位贴敷设备)等专业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心血管康复病区、老年病照护区、中医理疗区等特色专科,核心围绕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开展康复服务。将现代康复技术(心肌保护、心功能分级训练、危险因素控制)与传统中医手段(针灸、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相结合,由心血管内科、康复科、中医科医生组成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制定“护心肌+调心功+控风险”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陪同检查、用药提醒、心率血压日常监测、协助进行低强度活动(如缓慢散步)等服务;营养师根据患者心功能等级,定制低盐(每日<5g)、低脂、易消化的个性化膳食(如杂粮粥、清蒸鱼、煮软蔬菜),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加重心脏负担;环境采用无障碍设计,走廊安装扶手、地面做防滑处理,病房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刺激心率),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房间配备呼叫系统与适老化设施,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3288号
收住对象:自理、半自理及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康复护理与心功能维护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长期缺血引发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如走50米即需休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平卧时憋气醒)、下肢水肿(按压有凹陷)、乏力头晕,两种问题形成“心肌缺血-心功能差”恶性循环(心肌供血不足加重心功能损伤,心功能下降进一步减少心肌供氧),科学康复需同步“改善心肌供血+提升心功能”,用分级训练增强心脏耐力,以风险控制预防急性发作。
一、双病评估与康复重点
1.评估方法:
-冠心病评估:通过冠脉CTA或冠脉造影判断血管狭窄程度(<50%为轻度,50%-70%为中度,>70%为重度);监测静息心率(目标60-70次/分)、血压(目标<140/90mmHg);
-心功能不全评估:用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Ⅰ级日常活动无不适,Ⅳ级静息时也有症状)判断严重程度;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射血分数(EF值,正常≥50%,<40%为收缩性心功能不全);
-运动耐力评估: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Ⅰ级>450米,Ⅱ级300-449米,Ⅲ级150-299米,Ⅳ级<150米)确定运动强度。
2.康复重点:Ⅰ-Ⅱ级心功能(轻度症状)以“自主训练+风险控制”为主,Ⅲ级心功能(中度症状)以“辅助训练+专业康复”为主,Ⅳ级心功能(重度症状)以“卧床休息+对症支持”为主。
二、分阶段康复护理
1.Ⅰ-Ⅱ级心功能(轻度症状+运动耐力尚可):
-心功能训练与风险控制:
-分级运动:从低强度活动开始,如每日缓慢散步2次,每次10-15分钟(心率不超过静息心率+20次/分);逐步过渡到踏车训练(低阻力,每次10分钟),每日1次,增强心脏耐力;
-风险管理:按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降脂药(如他汀类)、强心利尿药(如呋塞米),每日监测心率、血压2次,记录数值;避免情绪激动(如生气、紧张)、过度劳累,减少心脏负荷;
-生活整合:饮食少量多餐(每日5-6餐,每餐七分饱),避免餐后立即活动;夜间睡眠可抬高床头15-30°,减少憋气;每日观察下肢有无水肿,若水肿加重及时调整利尿剂用量。
2.Ⅲ级心功能(中度症状+运动耐力下降):
-专业康复与症状缓解:
-心功能训练: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卧式踏车训练(初始阻力0,每次5分钟),每日1次,逐步增加时间至10分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内陷,每次10分钟),每日2次,减轻呼吸急促;
-症状管理: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如增加利尿剂缓解水肿);每日监测体重(晨起空腹称重,若1周内增加>2kg提示水钠潴留);下肢水肿时抬高双腿(高于心脏水平),每次15分钟,每日2次,促进血液回流;
-生活适配:日常活动需家属协助(如穿衣、洗漱),避免独自用力(如提重物、爬楼梯);病房保持空气流通,温度22-24℃,避免寒冷刺激引发血管收缩;每日记录胸闷、气短发作次数,评估康复效果。
3.Ⅳ级心功能(重度症状+运动耐力差):
-卧床支持与并发症预防:
-心功能维护:严格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减少体力消耗;康复师协助进行床上肢体被动活动(脚踝屈伸、腿部按摩),每次10分钟,每日2次,预防血栓形成;
-对症护理:若呼吸困难明显,给予低流量吸氧(2-3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92%;护工每日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拍背排痰,预防肺部感染;记录24小时出入量(饮水量、尿量),确保出入量平衡(避免液体过多加重心脏负担);
-自我管理:学习识别急性发作信号(如突发严重胸闷、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出现异常立即呼叫医护人员;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尤其是利尿剂、强心药,防止电解质紊乱或药物过量。
三、中医辅助与环境优化
1.中医辅助干预: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选取改善心肌供血的内关、膻中、心俞穴,缓解胸闷的太冲、神门穴,每周2-3次;辨证使用中药调理(如气虚血瘀者用补阳还五汤,心肾阳虚者用真武汤);配合穴位贴敷(丹参、红花粉贴敷心俞穴),每次6小时,每晚1次,辅助活血通脉。
2.环境优化:
-康复环境:心功能训练区域保持安静,配备心率监测设备,方便实时观察运动时心率变化;
-生活环境:卧室床头柜放置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血压计;避免病房内人员过多、噪音过大(如大声交谈、开关门用力);冬季注意保暖,外出时戴帽子、围巾,防止受凉诱发心绞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