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康复护理特色中医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认知训练设备(记忆卡片、情景模拟道具)、社交互动训练仪、脑血流监测仪、中医针灸理疗仪等先进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康复区、老年病科、中医理疗区等学科,核心服务方向为老年智力障碍合并社交适应困难康复。将现代康复技术(认知维护、社交情景训练、生活能力重建)与传统中医手段(针灸、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结合,由神经内科、康复科、中医科医生组成多学科团队,根据患者智力水平(韦氏成人智力量表:IQ<70为智力障碍)、社交适应能力(社会适应量表SAS:<60分为明显困难)制定“认知训练+社交指导+生活辅助”的个性化康复方案。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提供24小时生活照护(含翻身、辅助进食、穿衣训练、陪同社交活动、安全监护);营养师根据患者咀嚼吞咽能力,定制细软、易消化、营养均衡的个性化膳食(如蔬菜粥、肉末蒸蛋、水果泥);住院环境采用无障碍设计,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公共区域设置社交互动区(棋牌桌、聊天角)、记忆墙(老照片、熟悉场景),房间配备呼叫系统与防跌倒设施,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老年智力障碍合并社交适应困难的康复护理与功能维护
老年智力障碍合并社交适应困难,大脑认知功能退行性改变(如脑萎缩、脑血管病变)导致记忆力、理解力下降,同时影响社交互动能力(如无法理解他人意图、不会表达需求),表现为忘记熟人姓名、无法参与集体活动(如打牌、聊天)、沟通时答非所问、情绪易波动(如莫名生气、哭泣),两种问题形成“认知差-社交难”恶性循环(认知障碍导致社交互动受挫,社交减少进一步加速认知衰退),科学康复需同步“维护认知功能+提升社交适应”,用情景化训练改善社交能力,以情感支持延缓认知下降。
一、双病评估与康复重点
1.评估方法:
-智力障碍评估: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测试智商(IQ:轻度50-69,中度35-49,重度20-34,极重度<20);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维度(记忆、注意力、语言);
-社交适应评估:用社会适应量表(SAS)从人际互动(如主动打招呼)、公共场合行为(如排队、遵守规则)维度评分(<60分为明显困难,60-80分为轻度困难);
-情绪行为评估:记录患者情绪波动频率(如每周生气/哭泣次数)、异常行为(如徘徊、重复动作),明确护理重点。
2.康复重点:轻度障碍(IQ50-69+SAS60-80分)以“自主训练+社交引导”为主,中度障碍(IQ35-49+SAS<60分)以“辅助训练+情景康复”为主,重度障碍(IQ<35+完全无法社交)以“被动训练+情感陪伴”为主。
二、分阶段康复护理
1.轻度障碍(轻度认知差+轻度社交困难):
-认知与社交协同训练:
-认知维护:进行“记忆游戏”(记3个日常物品,5分钟后回忆)、“数字训练”(从1数到20,逐步过渡到简单加减法),每次10分钟,每日3次;用日历、时钟提醒日期、时间,强化时间定向力;
-社交引导:鼓励参与集体活动(如小组打牌、合唱),每次15分钟,每日1次;教患者简单社交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每次练习5分钟,每日2次;
-生活整合:让患者参与简单家务(如摆碗筷、擦桌子),每次10分钟,每日1次;外出时引导与熟人打招呼,强化社交记忆;每日记录患者社交互动次数(如“今天主动说‘你好’2次”),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信心。
2.中度障碍(中度认知差+明显社交困难):
-情景康复与辅助训练:
-认知训练:用“情景模拟道具”(如超市购物篮、钱币模型),引导患者完成“买东西”流程(拿物品、付钱),每次15分钟,每日2次;用熟悉的音乐、老照片唤起记忆,每次10分钟,每日3次;
-社交训练:康复师扮演“邻居”“店员”,与患者进行模拟对话(如“你要买什么”“天气真好”),每次10分钟,每日2次;组织2-3名患者进行“集体拼图”,康复师在旁引导交流(如“你能帮我拿一块吗”),每次15分钟,每周3-4次;
-生活适配:使用标识卡(房间门口贴“卧室”、衣柜贴“衣服”),帮助识别物品与空间;固定每日社交活动时间(如下午3点-3点15分小组聊天),减少认知负担;家属多陪伴患者回忆过往(如“我们以前去公园玩”),增强情感连接。
3.重度障碍(重度认知差+无法社交):
-被动训练与情感陪伴:
-认知与社交基础维护:护工用轻柔的语言、肢体接触(握手、轻拍肩膀)与患者互动,每次5分钟,每日多次;播放患者熟悉的老歌、戏曲,每次15分钟,每日2次,刺激听觉认知;
-生活护理:协助完成穿衣、洗漱、进食,保持个人卫生;床旁安装护栏,地面铺防滑垫,防止坠床与跌倒;定期翻身(每2小时1次),预防压疮;
-情绪安抚:提供柔软的玩具、抱枕,增加安全感;避免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如“记不起家人”时,耐心介绍而非指责),减少情绪冲突;记录患者情绪平稳时长(如“今天平静了3小时”),逐步延长积极状态。
三、中医辅助与环境优化
1.中医辅助干预: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选取改善认知的百会、四神聪穴,调节情绪的太冲、内关穴,每周2-3次;辨证使用中药调理(如肾精亏虚者用六味地黄丸,气血不足者用八珍汤);配合中药泡脚(远志、菖蒲、合欢皮煮水),每次15分钟,每日1次,促进血液循环,辅助安神益智。
2.环境优化:
-康复环境:社交训练区域光线柔和,摆放舒适的座椅、简单的社交道具(如茶杯、棋盘),营造轻松氛围;
-生活环境:常用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如水杯放在床头),避免频繁变动;卫生间、卧室安装呼叫铃,方便患者求助;公共区域设置记忆墙(贴家庭照片、患者过往生活照),强化记忆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