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时科学补水能提升运动表现,缺水或过量饮水均影响效果,需掌握少量多次、温度适宜、成分选择三大原则。
运动时体温升高导致排汗量增加,每小时可流失500-2000ml体液。当失水量达体重2%时,肌肉耐力下降10%,反应速度降低8%。建议每15-20分钟补充150-200ml水,高强度训练可选用含钠钾的运动饮料。
运动前2小时应分次饮用400-600ml水建立水合状态。运动中根据口渴感提前补水,避免出现口干再饮用。运动后2小时内需补充流失量的150%,可通过尿液颜色判断补水是否充足。
避免一次性饮用超过500ml液体以防胃部不适,冰水会刺激消化道引发痉挛。含糖量超过8%的饮料延缓胃排空,碳酸饮料可能引起腹胀。咖啡因饮品会加速脱水,酒精类饮品绝对禁止。
高温环境下运动时,每小时需增加300-500ml补水量。马拉松等长时间运动建议采用含2-4%碳水化合物的等渗饮料。力量训练后适合饮用含支链氨基酸的恢复型饮品。
体重60kg与90kg人群补水量应相差30-50%。糖尿病患者需监控运动饮料糖分,高血压患者注意钠含量。孕妇健身时饮水温度应保持在20-30℃,老年健身者需更频繁少量补水。
健身饮水需配合饮食管理,运动前2小时可食用香蕉等富钾食物,运动中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有氧运动后补充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比例为3:1的饮品,力量训练后侧重蛋白质补充。持续1小时以上的运动建议携带电解质泡腾片,冬季室内健身需保持环境湿度40-60%。定期监测晨起体重差异可判断夜间补水是否充足,运动水壶建议选择带有容量刻度的BPA-free材质。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