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康复护理特色中医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大型高压氧舱、CT、DR、呼吸机及腹部超声仪、胆囊功能检测仪、肝功能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康复医学、亚重症医学、老年医学等五大学科,针对慢性胆囊炎稳定期患者,由专业医护团队(消化科医师、中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重点关注胆囊炎症控制、结石监测、消化功能维护,通过饮食管理与中医调理,减少急性发作风险,延缓病情进展。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日常服务,重点协助患者记录饮食后反应(如右上腹疼痛、腹胀情况),定期陪同进行腹部超声检查;餐食荤素搭配均衡,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定制低脂(每日脂肪摄入≤30g)、易消化膳食,避免油炸、高胆固醇食材(如动物内脏、蛋黄);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设计覆盖公共区域,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房型满足不同需要,病房内配备呼叫系统、防滑设施、温湿度调节设备,保障居住安全与舒适。
协爱在上海建立多家分院,打造连锁品牌,可满足医、康、护、养等不同需求。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病友乐享健康生活。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慢性胆囊炎稳定期康复是针对慢性胆囊炎患者在病情稳定阶段(无明显腹痛加重、发热、黄疸等急性症状,结石直径<1cm且无梗阻),围绕胆囊炎症控制、结石监测、消化功能改善开展的康复过程,旨在减少急性发作频率,降低胆囊切除风险,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我国慢性胆囊炎患者多为40-60岁人群,长期高脂饮食、肥胖、女性激素变化是主要诱因,稳定期科学康复可使1年内急性发作率降低30%左右。
核心康复需求
缓解右上腹不适(如隐痛、腹胀)、改善消化功能(减少厌油腻、餐后饱胀)、控制胆囊炎症(降低结石增大风险)、建立健康饮食与作息习惯,需避免高脂、辛辣刺激食物,减少胆囊收缩刺激。
分阶段康复方案
1.炎症控制期(稳定期1-4周):以“饮食调节+温和舒缓”为主。严格控制脂肪摄入(每日≤20g),选择低脂食物(如瘦肉、清蒸鱼、煮软的蔬菜);每天用温水热敷右上腹(每次15分钟,温度40℃左右),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暴饮暴食,采用少食多餐(每天5-6餐,每餐七分饱),减轻胆囊负担;若隐痛明显,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解痉止痛药(如颠茄片)。
2.功能改善期(4-8周):侧重“消化能力提升+生活调整”。练“腹部按摩”(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每次10分钟,每天2次,饭后1小时进行),促进胃肠蠕动;做“温和有氧运动”(如慢走、太极拳,每次20分钟,每天1次),避免剧烈运动;尝试“食物耐受测试”(逐步少量添加低脂蛋白,如豆腐、鸡蛋羹,观察餐后反应),明确耐受范围;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晚睡眠≥7小时),减少胆囊功能紊乱。
3.长期维护期(8周以上):聚焦“习惯巩固+风险预防”。制定长期低脂饮食计划(每周摄入脂肪不超过50g,优先选择植物油);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每3-6个月1次),监测结石大小变化;练“情绪管理”(如深呼吸、冥想,每次10分钟,每天1次),避免焦虑情绪诱发胆囊收缩;流感季节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间接诱发胆囊炎;若出现结石增大,及时就医评估治疗方案。
家庭护理要点
护工协助患者记录饮食日记,明确并规避不耐受食物(如部分患者对牛奶敏感);餐食避免辛辣、酒精及碳酸饮料;家中备好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蔬菜粥),不适时及时调整;定期复查肝功能(每6个月1次);若出现右上腹剧痛、发热,及时就医排查急性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