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活习惯:减少结石“诱发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会间接增加结石风险,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调整,可进一步巩固预防效果。
规律运动:促进排石+控制体重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40分钟,如跳绳(推荐,跳跃动作能通过震动促进尿路微小结石排出)、跑步、游泳、快走。运动不仅能帮助排出早期微小结石(直径<5毫米),还能控制体重——肥胖者体内代谢紊乱,尿钙、尿酸排泄异常,结石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
注意: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以防胃肠不适;运动后及时补水,补充出汗流失的水分。
避免憋尿:拒绝尿液“浓缩温床”
长期憋尿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尿液浓度升高,结石成分(如草酸钙、尿酸)易析出结晶;同时,憋尿还会增加尿路感染风险,而感染分泌物可能成为结石的“核心”,加速结石形成。建议养成“定时排尿”习惯,白天每2-3小时排尿一次,夜间若有尿意及时起床,避免强忍。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从源头降低风险
部分基础疾病会间接诱发泌尿结石,需及时管控:
痛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高,易形成尿酸结石,需遵医嘱服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同时控制饮食,避免痛风发作;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该疾病会导致体内血钙升高,尿液中钙排泄增加,需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原发病,控制血钙水平;
尿路感染:反复尿路感染可能导致“感染性结石”(如磷酸镁铵结石),需及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炎症迁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