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窦炎预防小妙招!昆明云医大温馨科普

昆明云医大医院-耳鼻喉

蝶窦炎是一种发生在蝶窦的炎症性疾病,属于鼻窦炎的一种类型。以下将从病因、症状、检查、治疗及预防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一、病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是常见的原因,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病毒也可能引发,且常继发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较为少见,但需警惕。

2.解剖因素:

蝶窦位置较深,开口较小,若周围结构(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影响通气引流,易导致分泌物潴留。

3.其他因素:

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水肿可阻塞蝶窦开口。

免疫力低下(如疲劳、熬夜、糖尿病等)时,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下降。

外伤或手术后,可能引发蝶窦炎症。

二、症状

1.头部疼痛:多为深部头痛,位于枕部、头顶或眼球后,可伴有沉重感或钝痛。疼痛可能在低头、用力或咳嗽时加重。

2.鼻部症状:流涕(可为黏脓涕或脓涕),部分患者因蝶窦开口位置靠后,鼻涕可经后鼻孔流入咽部,引起“鼻后滴漏感”;鼻塞,程度可轻可重。

4.3.其他症状:视力改变:当炎症累及视神经周围时,可能出现视力下降、复视等;嗅觉减退或丧失。

4.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精神萎靡等,多见于急性蝶窦炎。

三、检查方法

鼻内镜检查:可观察蝶窦开口处有无黏膜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等。

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是诊断蝶窦炎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蝶窦内黏膜增厚、积液或积脓情况,以及窦壁有无破坏。

鼻窦MRI:对判断病变性质(如是否为真菌感染)有一定帮助。

血常规检查:急性发作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四、治疗方式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急性蝶窦炎需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慢性者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

2.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和水肿。

3.黏液溶解促排剂:如欧龙马口服滴剂,帮助稀释黏液并促进排出。

4.抗组胺药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适用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

5.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冲洗鼻腔,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

(二)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蝶窦炎、合并鼻息肉或存在解剖异常(如鼻中隔偏曲)者。

常用术式为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通过内镜清除病变组织,改善通气引流。

(三)其他治疗:

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但不宜超过7天,避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对于真菌性蝶窦炎,可能需要手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

五、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2.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感冒,避免感染蔓延至鼻窦。

3.控制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规范治疗,减少鼻黏膜水肿。

4.注意鼻腔卫生:避免频繁挖鼻,空气质量较差时戴口罩。

5.避免外伤:保护头部,减少蝶窦受伤风险。

六、注意事项

若出现持续头痛、视力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慢性蝶窦炎治疗周期较长,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切勿擅自停药。

手术治疗后需定期复查,清理鼻腔分泌物,防止粘连和复发。

总之,蝶窦炎的诊断和治疗需结合具体病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以获得良好预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耳鼻咽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擅长耳流脓、耳痛、外耳道湿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及外耳道胆脂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的诊疗;尤其擅长耳鸣、眩晕、中耳炎、听力下降等疑难疾病的诊疗,经验丰富。

热门科室